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AI工具
神笔简历
AI面试
生涯规划
在线测评
智学平台
学职平台
创业指导
事务指南
单位服务
招聘信息发布
校园专场招聘预约
线下招聘会报名
毕业生源统计
学生/教师登录
校内师生登录
已毕业学生登录
关于我们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行业:
科学研究
性质:
事业
城市:
上海市
单位简介
作为知识创新工程中的一个试点,1999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在上海成立了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神经所),旨在建立一个世界顶尖的神经科学研究机构。2014年1月,神经所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试点启动的卓越创新中心之一。以神经所为基础建立的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脑智卓越中心)是国际上第一个将脑科学与智能技术融合的科学研究机构,符合脑科学与智能技术渗透发展趋势,是我国从事理解脑(脑连接图谱及脑功能)、保护脑(脑重大疾病)、模拟脑(类脑智能)研究的核心力量。2019年5月27日,经中央编办批准,中国科学院正式设立公益一类的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虽然神经所成立至今仅20年,但已在脑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2011-2019年期间,脑科学相关领域全国有6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神经所有3项成果入选(2013、2016、2018),占总数的二分之一。2017年11月27日,研究所成功获得了国际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突破了生物学前沿的世界性难题,开启了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成果发表以后引起了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全世界主流媒体竞相报道。
神经所成立至今,一直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任务。2000年和2006年,研究所两次独立承担了科技部973计划,2011年牵头承担科技部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2012年度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17年8月完成结题验收,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2018年度获延续支持。同年,承担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
截至2020年5月,脑智卓越中心(神经所)在职职工392人,在站博士后68人,在学研究生302人。现有中科院院士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克隆猴团队获CCTV科技盛典-2018年度科技创新团队奖(2018),2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2014),3项成果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2012、2020),《神经疾病靶点研究》获中科院“十二五”标志性重大进展(2015),《神经发育与可塑性研究集体》获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1),《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2011)。蒲慕明研究员获2016年国际神经科学领域重要奖项:格鲁伯神经科学奖,杨辉研究员和刘真研究员分别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与创新奖”,是该类奖项设奖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神经所一直是中国科学院改革的先行者和成功者,自2009年至今,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一个获得经费稳定支持的研究所。依托神经所的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2011年和2016年两次参加全国评估,均荣获优秀类实验室。
脑智卓越中心(神经所)将继续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致力于推动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的交叉融合,产生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重要科学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的创新性成果,引领我国乃至国际脑科学研究和基于脑启发的类脑计算模型构建与智能技术开发,造福于人类健康。
职位信息
职位:
研究助理、博士后
已浏览
589
次
2024
-
3
-
15
发布
职位类型:
全职
招聘人数:
13
浏览详情
职位:
主任助理
已浏览
371
次
2024
-
3
-
13
发布
职位类型:
全职
招聘人数:
1
浏览详情